当前位置:首页 > 要 闻

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12-24 15:28:23   阅读次数:

     

    “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实现翻番,从2015年的109.4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220.5亿元,全国排名从23位提升到19位,复合增长率达19%,年均增速全国排第4位。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省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

    2020年8月,省科技厅公布首批省级科技创新券科技服务机构,我省科技型企业可申请由省级财政科技资金设立的科技创新券购买特定的科技服务,并“抵扣”一定比例的服务金额。这是“十三五”期间我省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又一举措。

    “过去的5年,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处长张红云说。

    “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通过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持续推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实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任务,省科技厅共精简行政权力事项34项、集中废止文件103个。2020年7月1日,《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我省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启动首批云南实验室组织策划工作,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9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比2015年增加6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472户,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达4450.66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接近8000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61件提高到2.85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52.82亿元增长至82.82亿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运行。

    此外,“十三五”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培引工程,通过构建领军人才、高端科技人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业人才、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与引进体系,科技人才高地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我省增选“两院”院士4位;选拔培养科技领军人才17位;培育创新团队13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6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1个。目前,全省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408个,服务范围实现州(市)全覆盖。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

    2020年6月,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工程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一工程开创了堰塞坝减灾兴利、整治利用的先例。

    “能源产业正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为主的绿色能源正加速发展。”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宗亮认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为水电科研人员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十三五”期间,我省创新发展坚持需求牵引,聚焦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数字云南”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累计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

    通过实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重大科技专项,我省冶金、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钛白粉全套技术;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座澜沧江景洪水力式升船机;冶金炉窑供热技术打破发达国家在高端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中精准均匀加热的技术垄断。

    通过实施生物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强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615”荣获2019年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丽粳9号”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创造了水稻种植最高海拔单产纪录;自主培育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云上黑山羊”;育成的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实现了云南省水产新品种零的突破;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

    通过实施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云南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首个国产(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批上市;痛舒胶囊成为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入II期临床研究的第一个中国民族药;中药材种植面积接近800万亩,稳居全国第一。

    科技支撑下,“一部手机”系列品牌正成为云南数字经济的拳头产品;云岭机器翻译系统实现41个语种的翻译;基于北斗的可视化导航监控管理系统研发的船载终端已经在澜沧江国际航行船舶上安装。

    科技惠民取得实效

    冬日,走进玉溪市江川区的大庄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作为星云湖12条入湖河道之一,曾经的“臭水河”“黑水河”如今清澈了不少。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实施的水质提升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推广。

    过去的5年,我省强化对九大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藻类生长和暴发规律、环境承载力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湖泊治理技术,为防范污染风险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保护治理九大高原湖泊多项举措的实施,‘十二五’时期的4个重污染湖泊,包括滇池草海和外海,还有星云湖、异龙湖的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水质类别有所提升,主要污染物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督察员余辉说。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节能环保、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食品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科技惠民、科技富民。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自然资源时空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启动建设一批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解决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中定量难、变异大等农田面源污染检测技术瓶颈,创建全国农田面源污染检测平台。I型III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等3个品种获国家药品生产注册批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天然药1类新药注射用KPCXM18等4个品种获国家药物临床批件。依托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数据资源,加强数据挖掘开发应用,提升禁毒、反恐、边境管控、社会治安、社区治理等领域技术水平。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科技贡献,过去5年,我省深入实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持续组织科技兴边富民工程,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涌现出以“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扶贫工作者,深入农村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此外,我省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派出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1628人次,直接引导参与创业项目农户3227户,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93.71万人次,推广新技术587项,引进新品种540余个,辐射带动农户近95万人。

     

    来源:云南日报



    附件下载地址

所有文章仅限阅读,禁止转载或复制!

上一篇:聚焦关键领域 新一轮扩内需大幕将启


下一篇:“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聚焦三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