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矿信息

云南绥江:抓实生态修复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2-7 15:56:38   阅读次数:

     

    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缘,金沙江下游南岸,境内金沙江江岸线长118公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三五”期间,该县着力国土综合整治、长江上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拆旧复垦等工作的全面推进,为助推绥江“三个定位”“五大战略”的落地落实,切实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土综合整治助乡村美丽蝶变

    6月中旬的云南省绥江县新滩镇鲢鱼、石龙村(该片区俗称天宝山)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万亩李园挂满了致富“金果果”,蓝天白云下的“绿色海洋”里,一栋栋“小洋楼”“若隐若现”,四通八达的道路接连着碧水东流的金沙江,一起“奔向”山外的远方。



     “别看现在山清水秀、漫坡果绿,但以前的天宝山一到雨天,满沟浑浊,雨水连泥带砂直接冲进金沙江里,满江浑黄。地越来越瘦,种啥都出不来。”据了解,曾经的天宝山因背靠断头山,涵不住水,常年干旱,地瘦、坡陡、路不通,都是“看天吃饭”,产业发展不起来。甚至,很多地方还陷入了土地丢荒、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更多人丢荒的恶性循环。

     


    “以前,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到处都是矮旧的土坯房。但现在不一样了!荒坡披上了果树做的‘绿装’,沟里的水也不再浑黄,大家出门有车坐,果实下山有车驼,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新滩镇鲢鱼村70多岁的谭必光爷爷满脸感激道,“这一切还得感谢政府,感谢县自然资源局帮大家‘医’好了地和路的问题。”

    为帮助天宝山群众解决“看天吃饭”问题,前些年,绥江县自然资源局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最终争取到资金2634.68万元,全面启动了昭通市绥江县新滩等2个镇鲢鱼等4个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总规模11975.55亩,其中完成土地平整3495亩;新建、改建田间道、生产路36条47.3公里;修建100方水池3座、50方水池9座、沉砂池4座……

     


    “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如今的天宝山项目区,水泥公路宽敞、整洁,洒水管道、水池等配套设施齐全。”

    “仅2018年,天宝山鲢鱼、石龙两个村种植李子面积就已达到1.2万亩,实现产量1.2万吨,产值5400余万元,带动了472户贫困户脱贫,户均收入近3万元。”当地同时通过成立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半边红李子,大家的钱袋子迅速鼓起来了,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半边红李子产业,新滩镇乡村美了、村民富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村庄等荣誉称号接踵而来。

    鲢鱼、石龙村之变,也是绥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乡村美丽蝶变的缩影。近年来,该县由自然资源局牵头,整合资金1.92亿元,在全县范围内推动20个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花开遍地”,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方式,有效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生态屏障的全面巩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让昔日“伤疤”披上“绿装”

    “这片土地以前是碎石加工厂,加工厂停产后,荒废已经近3年。以前,一到下雨天,雨水夹着泥石冲得到处都是,‘沟壑纵横’‘惨不忍睹’。”绥江县南岸镇团结村村民李正富近日站在一大块“新田”边说,“去年政府将荒地修复成耕地后,退还给了土地原来耕种的村民进行耕种,如今冲沟不在了,地变‘绿’了。”



    站在田边一眼望去,这块面积达12亩的废弃碎石加工厂场地已由“灰色”变为“绿色”——50厘米厚的黑色土壤上,种植着绿油油的各类蔬果,长势喜人,这片昔日“伤疤”披上了“绿装”。而这仅仅只是绥江县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的一块小小“图斑”。

    据悉,2019年4月,云南省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启动了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绥江县的工作任务为境内长江干流(金沙江流域)10千米范围内的26个矿山、47个图斑、133.06公顷的生态修复工作。

    “47个任务图斑涉及到全县5个镇,主要生态修复方式包括工程治理、绿化修复及自然修复三种,其中工程治理矿山10座、图斑12个、面积27.63公顷;绿化修复矿山7座、图斑13个、面积25.96公顷;自然修复矿山9座、图斑22个、面积79.47公顷。”据统计,全县生态修复工程费匡算费用总计2941.80万元。

    据介绍,绥江在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着力迅速组织开展实地核查,逐个矿点把脉会诊,对症下药,制定“一矿一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进度安排和具体要求,按时间节点紧跟进度;严格落实月调度、月通报、适时督导制度,结合无人机航拍监测、实地核查等手段狠抓推进落实;严格按照验收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县级初检,并协助省、市做好项目验收及抽检。

    目前,绥江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47个任务图斑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及省级抽检,全面完成了长江干流26座废弃露天矿山、133.06公顷修复任务,让昔日“伤疤”披上了“绿装”。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绥江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绥江县通过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满足了当地群众需求,为助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提供保障。

    土地增减挂钩“增”出乡村振兴底气

    “以前,这一片是我家老房子和院坝,面积大概有1亩多点。”绥江县会仪镇会仪村村民邓祖奎指着一片李子园说,2017年的时候,他家易迁到了会仪村五码石集镇居住,随后政府组织他家,将原来的房子和院坝复垦成了耕地,并种上了半边红李子。“今年,李子已经开始产出了,还是卖了三四千块钱,等到盛果期,收益肯定更好。”

     


    “以前邓家的老房子和院坝仅仅只是闲置在这里,还有安全隐患。现在复垦成了耕地,全种上了李子树,危旧房安全隐患也消除了。”会仪镇会仪村副书记邓志全说,通过拆旧复垦,现在他们村环境变好了,绿色更多了,群众收入也增加了。

    据了解,像邓祖奎家这样的人家户,光是会仪村就还有很多。近年来,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实施下,绥江大片的危旧房屋拆除复垦成为了园地、耕地、林地等,对推动耕地及环境保护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绥江共编制获批1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项目总复垦规模5052.72亩,预计产生节余指标2091.6815亩。目前,绥江增减挂钩跨省调剂指标收益已到位财政资金共计5.12662亿元。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一增一减’,实现工农互惠、以城带乡,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耕地面积,又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自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来,绥江县聚焦“尽职尽责落实土地政策、全心全意维护群众利益、凝心聚力助推脱贫攻坚”目标,通过科学统筹、清晰规划、强化担当、提高效率,全力发挥土地要素在保障脱贫攻坚工作中“保障用地”和“筹措资金”两大重要作用,同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绥江由该县自然资源局牵头,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等多种方式,让县域内一片片废旧宅基地上长出了“绿色”庄稼,在盘活土地、筹集资金用于助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同时,有效推动了绥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为绥江“三个定位”“五大战略”的落地落实奠定了基础,为谱写云南“美丽绥江”篇章提供了坚强自然资源保障。

     

    作者:曾三东

    来源:绥江县自然资源局



    附件下载地址

所有文章仅限阅读,禁止转载或复制!

上一篇:西双版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


下一篇: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传达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