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频道

改革创新没有先例可循”——红钢公司“转观念·补短板·促增效”系列报道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1-13 10:28:03   阅读次数:

     


    2019年,红钢公司延续2018年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的良好势头,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指标屡创新高,成本管控效益明显,全年有望再次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在抓实抓细“提量降本增效”工作的同时,红钢公司坚持战略引领,革故鼎新、励精图治,正在从管理创新中掘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今年前三个季度,红钢公司以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为驱动力,引领和带动干部职工勇于推开因循守旧的“思想”藩篱,突破固步自封的“观念”瓶颈,补齐临渊羡鱼的“行动”短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具有昆钢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上迈开了红钢步伐。

    “改革创新没有先例可循”

     “改革创新没有先例可循,而针对高锰铁水的冶炼同样也无法按图索骥。”这是红钢公司炼钢厂厂长苏华林对该厂生产实际困难的表述。

    红钢公司所使用的矿石原料不仅波动较大,还存在另一个特点——高锰。高锰铁水是把双刃剑,如果冶炼过程中细节控制恰当,把铁水锰更多地保留在钢水里将带来巨大的效益,反之,将会对炼钢技术经济指标带来较大影响,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

    高锰这个难题特别考验炼钢的生产管理和炉长操作水平,所以,“提碳保锰”从一开始就被列为红钢公司的重要专项攻关课题。自麦肯锡进驻企业指导之后,红钢公司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围绕炼钢工序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通过持续推动铁罐加废钢装置、自动液面控制、定尺定重智能切割等多项工艺技术改造,同时实施加强入炉铁水监管、促进低温快铸、强化炉长操作等行之有效的举措,红钢公司炼钢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工序成本大幅降低,为全面完成2018年的目标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何量变的积累都要通过一个关键因素的助推才能实现质变和升华,进入2019年,昆钢公司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提量降本增效”工作方针,这是市场对钢铁生产提出的必答题,也是红钢在2019年行稳致远的最优解。

    这时,如何把炼钢铁水消耗降低到吨钢900公斤以下甚至更低,亟待善于创新的红钢人来破题。然而,由内生动力带来的改革创新已经遇到瓶颈,要取得新的质变就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来助推一把。今年二季度开始,红钢公司在管理创新上大刀阔斧地加大了“引进来”力度。

    在昆钢公司、武昆股份公司的推荐和牵头下,红钢公司主动邀请职业炼钢技术团队对生产提节奏进行帮助。山东凯莱特的炉长从今年4月份进入红钢炼钢厂,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跟班指导。在此基础上,红钢公司还开创性地从先进民营钢企引进炼钢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红钢大家,从今年5月份开始,专业技术人才和浩调任红钢公司炼钢厂担任副厂长,主抓炼钢生产管理和高锰铁水冶炼工作。这两件事情,由于其突出的创新性,直到如今仍然是红钢的热点话题。

    在“引进来”的帮助下,红钢公司炼钢工序得以进一步挖潜,加上外部力量的助推,红钢人从快节奏的生产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成功实现了指标的优化和成本的下降。2019年上半年,红钢公司炼钢厂提量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其中,6月份吨钢钢铁料消耗仅1089.61公斤、铁水消耗仅884.99公斤、合金消耗仅24.64公斤,创造了吨钢工序成本仅597元的佳绩。

    苏华林说:“铁水消耗突破900这个数字,在以前是我们绝对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干的事情,而如今我们确实取得了突破,这个突破极大地提振了炼钢干部职工队伍的信心。” 红钢公司有关领导对此表示,基层管理人员的话掷地有声,代表的是如今红钢人不惧困难、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气魄和姿态。站在新的起点上,红钢人持续改进、持续创新,日积跬步践行千里,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技术、指标、水平和效益上,更多地内化于所有红钢人的骨子里。

    苏华林还说:“原来的我们不敢去改变、现在的我们在努力转变,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可以随机应变。市场需要900公斤以下的铁水消耗我们可以做到,需要800公斤以下的铁水消耗我们同样可以想办法去做。针对高锰铁水的冶炼,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正准备构成一个研究、形成一套体系,这既是对成果的总结,也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可见,红钢人对于未来满含期待,目前,他们已经不简单满足于完成当期的生产任务指标,他们还在思谋如何把在改革创新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固化下来。

     

    来源:唱响昆钢

     



    附件下载地址

所有文章仅限阅读,禁止转载或复制!

上一篇:“别人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红钢公司“转观念·补短板·促增效”系列报道


下一篇:迪庆有色提前实现2019年生产经营目标